電子報第三十四期>6/3企業參訪報導

台塑六輕企業參訪報導


撰稿:商數系秘書-簡淑眞

 6月3日(星期六)清晨,敦化北路台塑總公司前聚集了一群人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,登上了一部遊覽車,往高速公路的方向駛去。那是商用數學系與商用數學發展協會聯合舉辦企業參訪,帶領系上師生與系友前往雲林麥寮,參觀位於麥寮廠區及麥寮港的台塑公司第六輕油裂解廠。古有云:「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」,大家帶著出門郊遊的心情出外增長見聞,一路上說說笑笑,吃吃零食唱唱歌,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在歡樂愉悅的氣氛中過去了,一行人抵達了六輕廠區號稱「小白宮」的招待所,進入正式參觀的行程。

 整個參觀的行程由六輕公關部高級專員葉昭明先生的引領與介紹,葉高專首先做整個六輕開發計畫及麥寮港區開創建設歷程的簡報。六輕是我國第六輕油裂解廠的簡稱,當時幾經覓地與申請,歷經種種因素與變故之後,才從宜蘭到利澤到桃園觀音,最後終於選定了當時最荒涼最落後的麥寮作為開發的基地。六輕整個廠區包括麥寮港是由台塑公司獨資開發的,分四期計畫執行開發,以抽砂填海的方式,造陸開港,至目前為止花費十年,已完成三期工程,造陸面積2,096公頃,投資總金額6,528億元新台幣。廠區內除了第六輕油裂解廠外,尚包括有發電廠、鍊油廠、汽電共生廠、機械廠、鍋爐廠、矽晶圓廠、彈性纖維廠、……等等各項產業,提供台灣地區電力、油品及各項石化產業產品,實為一影響甚巨的計畫工程。還有麥寮港港域面積476公頃,航道中潮水位24公尺,可供26萬噸級船舶進出,不但將成為台灣最深之港口,同時也是第一座由民間投資開發興建之工業專用港,開發完成後年貨物吞吐量第一期可達6,000萬公噸,僅次於高雄港。看到整個計畫的歷程,實令人嘆為觀止,除了時間、金錢、人力、物力的投入,智慧、毅力及遠見當是成就此一巨業的軸心。

 聽完簡報後接著是參觀生態室,六輕除了開發產產業外,對環境的保護及地方的繁榮也不遺餘力,在環保上,開發後的魚類與鳥類已漸漸回籠,代表環境仍適合原有的生物棲息。他們的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的執行方式,是我見過全台灣最嚴格及最徹底的。在地方回饋上,除了大量雇用當地人員達雇用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以上,更努力建設以發展觀光,來促進地方繁榮。

 中午用餐後,葉高專即帶領我們乘車進入廠區實際參觀,六輕廠區及麥寮港是不開放參觀的,有幸得以進入參訪,實是難得的機會。整個場區是嚴格禁止機動車輛入內的,需特別申請方得以進入,員工上下班須以步行或自行車代步。進入廠區後第一個震撼,是廠區內乾淨無比,放眼所及,見不到車行及人員,無噪音、無氣味也沒有垃圾,與一般的工業區有著天壤之別。進入麥寮港亦是如此,一個工業專用港居然看不到吵雜的卡車及作業人員,也沒有廢料及裝載時遺漏的原料散置在現場,一切以自動化方式進行,用最少的人員以電腦控管,進行最安全、最環保也最有效的作業流程。

 經歷三、四個小時的參訪行程後,一行人告別了六輕,除了增加了一點點對六輕的認識外,許多人在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讚嘆。回程順道參訪了位於廠區附近的蕃薯窯藝術工坊,這是一個讓台灣揚名的藝術工藝──跤趾陶,這是傳統工藝之美的生命延續,也讓我們瞭解,只要台灣人民願意努力,我們的成就是可以令人嘆為觀止的。

 回家的路上雖然下起了大雨,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陽光,大家愉快的結束了一天的行程,也為此次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。